中国是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 “古而有之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公元前 206 年)以前就开始种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略算一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也很早。
中国早期关于葡萄属植物的文字记载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 “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
敦煌初唐209窟葡萄卷草纹
中美考古学家对距今9000年——7000年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研究结果中证明,在该遗址中发掘的陶器中装的就是葡萄酒,说明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关于葡萄酒的小故事,在中国古代也广为流传,这些故事大多与文人墨客、皇宫深宅有关,由此可见,从古代开始,葡萄酒已是高端社会独享的奢侈品。
汉武帝供奉王母的珍品
.01.
有史料记载,汉武帝对张骞从大宛带回的葡萄品种及酿酒工艺尤为看重,命宫人在离宫别苑内大量种植葡萄,对葡萄酒犹如后宫佳丽般珍藏。据传,汉武帝很喜欢葡萄酒的美味,但因当时酿造的酒很为有限,故而特作珍藏,以留作供奉王母娘娘的珍品。
凉州刺史孟佗的“买官王道”
.02.
据传,三国时一个叫做孟佗的凉州刺史,其官职便是用一斛葡萄酒贿赂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而换得。
这里的葡萄美酒成为了诸如孟佗之类的官员买官升官的“不二王道”,成为了一种政治投机品,也可看出在东汉末期葡萄酒异常珍稀,可谓“滴滴值千钱”,一斛葡萄酒就可以换得“刺史”这类二千石的大官。
陆机的《饮酒乐》
.03.
陆机(261—303)是三国时东吴名臣陆逊的孙子。吴亡后,他于晋太康末应召入洛阳,曾为太子洗马、中书郎等职。他的《饮酒乐》描写了当时葡萄酒消费的状况:蒲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春风秋月桓好,欢醉日月言新。
诗中的“蒲萄”是指葡萄酒。诗中描绘的是当时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一年四季喝着葡萄美酒,每天都是醉生梦死,这时的葡萄酒还是王公贵族们享用的美酒。
魏文帝垂涎葡萄酒
.04.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群臣。
有了魏文帝的提倡和身体力行,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在后来的晋朝及南北朝时期,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渐兴起。
李白的“红颜知己”、王翰的“边塞密友”
.05.
到了唐朝,葡萄美酒便成为了诗人们文思泉涌的催化剂和人生不可或缺的“知己”。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尤喜酒后作诗,其在《对酒》一诗里给予了葡萄美酒崇高的赞美:“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而边塞诗人王翰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名句里,想必已将葡萄酒视作可慰藉边塞苦寒生活的“密友”了吧。
四鹊葡萄纹铜镜,唐
宋代:苏轼文中的琼浆玉液
.06.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老饕赋》中写道:“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
在苏轼看来,凉州出产的葡萄美酒配以南海精美的玻璃杯来盛装,是聆听仙乐、欣赏仙女跳舞时的必备之物,只有葡萄美酒这种琼浆玉液才够资格与仙乐、仙女跳舞相提并论。由此看来,大文豪苏轼可谓是“饕餮族”的开山鼻祖。
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很多关于葡萄酒的传说故事,让我们知道原来喝葡萄酒不止是舶来的享受。
“桥畔”葡萄酒诞生在历史底蕴深厚的关中大地上,与来自盛唐的美酒传说遥相呼应,滋味甘美,色泽深邃,是属于中国人的葡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