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桥畔 | 酒香源自盛唐,落于文王山下
来源: | 作者:桥畔 | 发布时间: 1082天前 | 27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很多人认为葡萄酒是舶来品,其实不然,葡萄酒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酒”。



.01.

南有蓼木,葛藟累之



中国早期就有关于葡萄属植物的文字记载。


《诗经·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02.

唐太宗与葡萄酒


唐朝是葡萄酒酿造最辉煌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葡萄酒爱好者。


他在征讨高昌(今吐鲁番)得马乳葡萄,并得其酒法,下令带回中原推广,太宗还亲自在御苑种植葡萄,并参与酿酒,赐给群臣。


“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太宗的影响下,大臣们也纷纷效仿。


柳宗元的《龙城录》有记载:魏左相能治酒,有名曰醹渌翠涛,常以大金罂内贮盛,十年饮不败,其味即世所未有。


皇帝和丞相,都是狂热的葡萄酒达人。



逐渐的,葡萄酒不再是高冷产品,不再是皇宫贵族的特权,从宫廷走向了民间,老百姓也把种葡萄、酿造葡萄酒,喝葡萄酒,当做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了。



.03.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唐朝的文人雅士也钟爱葡萄酒。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刘禹锡“我本是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


李白更是酒与诗的浪漫“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


珠玑玉珠似的字句记载下葡萄酒在煌煌盛唐流香四溢的图景……



古人的葡萄花纹



.04.

盛唐余味,传承桥畔


时光流转,葡萄酒的香气从唐朝的浮华盛景中飘落而来。


在陕西渭北旱塬产区文王山南麓,与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相遇,“桥畔”葡萄酒便由此诞生。


桥,作为文人墨客的摹姿绘形、抒情叙怀的对象,在中国文化的长廊中,极富魅力。


无垠沙漠中的美丽“桥梁”——丝绸之路,不但成就了一番大唐盛世,也使得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


“桥畔”葡萄酒承袭大唐遗风,利用现代高端技术,在如今的文王山深处,曾经的唐王朝皇家园林中,培育着大唐盛世传承下来的绝世佳酿。


.05.

桥畔的葡萄酒世界


桥畔葡萄酒的种植基地位于中国西部四大“黄金酿酒葡萄产区”的陕西渭北旱塬产区。


这里空气清新,水源纯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保证了葡萄果实的优秀品质,也为酿造高品质纯天然葡萄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00余亩种植面积、国内最先进的灌装生产线、接轨国际的葡萄酒生产酿造工艺、栽培十余种优秀葡萄品种……这些丰厚的资源与基础,都使得“桥畔”葡萄酒具有非常优秀的品质。


“桥畔”葡萄酒现已推出三大系列,七种品质的葡萄酒产品。包括“大唐葡园·珍宝干红葡萄酒”、“大唐葡园·匠心干红葡萄酒”、“大唐葡园·庄园干红葡萄酒”、“长安红·长乐干红葡萄酒”、“长安红·悦境传统甜型红葡萄酒”、“长安红·悦心传统甜型红葡萄酒”、“小桥鲜酿·半甜型红葡萄酒”。


于“桥畔”,听历史余风,品盛唐滋味。